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资深的配资知识网
“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担心。”这是林燕在便利店里看到槟榔售卖专区时的感受。这家便利店紧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,附近还有很多教培机构。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林燕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出于好奇尝试槟榔。林燕的大娃已经上五年级,在这个便利店附近的教培机构上课,经常会到便利店里买东西。每次买东西结账,一定会路过槟榔货架。
林燕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此前只听说南方的一些人爱吃槟榔,没想到北方也有槟榔售卖。她曾在网上看到过畸形的“槟榔脸”,“照片非常吓人。”
根据林燕的提示,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便利店。便利店的槟榔专区被放置在结账柜台的对面,很显眼,共五层。记者注意到,除了传统口味的槟榔外,还有枸杞味槟榔和咖啡味槟榔等多样化产品。
记者在店里买了两包槟榔,全程自助结账,没有任何阻碍。这意味着,如果未成年人想买槟榔,也不会有任何阻碍,尽管两包槟榔包装上都印有“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槟榔”的标识。
相比之下,这家店的香烟售卖非常规范。所有香烟都被锁在透明柜门里,不经过店员不能直接拿取香烟自行结账。
这家售卖槟榔的便利店并非个例。近两年,记者在北京多家便利店看到了售卖槟榔的情况。除了传统口味的槟榔,还有味道更清淡一些的槟榔口香糖等便于“尝鲜”的产品。
事实上,北方的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卖槟榔的情况。记者从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一个目前正在扩大加盟范围的槟榔品牌,这个槟榔品牌的外包装颜色是年轻人喜欢的“牛油果绿”,很时尚。
9月18日,记者联系到了上述槟榔品牌位于河北的加盟店。这家店刚开业两个月,据工作人员介绍,除了河北,该品牌还在内蒙古、东北等地布局了加盟店。
据工作人员介绍,开业以来,这家店每天约有70人的客流量,来买槟榔的基本都是当地20-30岁的年轻人,这些年轻人第一次尝试槟榔后,有约50%的人会成为回头客。“不光是南方,现在北方也有很多人在吃槟榔。”这位工作人员说。
“槟榔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。”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苏家增说。咀嚼槟榔的过程中,其硬性纤维物质会反复摩擦口腔黏膜,导致物理性损伤,这种长期的物理损伤是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;同时,槟榔里的槟榔碱等化学物质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,两种损伤同时作用,口腔癌发病风险大大增加。
苏家增接诊的口腔癌患者中,许多人正是因咀嚼槟榔成瘾罹患了癌症。口腔癌的主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,这会对患者的口腔功能、容貌、社交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苏家增接诊的口腔癌患者中还没有北方患者增多的趋势,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,来就诊的年轻北方患者已呈现增多的趋势,这可能和口腔黏膜病变发展成癌症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关系。
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魏攀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:“咀嚼槟榔的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,我们在临床深有感触。从患者分布来讲,很多年前,门诊咀嚼槟榔的患者基本来自湖南等南方地区,近些年来,患者的分布地区在变广,北方地区也有不少咀嚼槟榔的患者。”
“与此同时,因长期咀嚼槟榔(口腔出现问题)前来就诊的患者,以20-30岁的年轻男性为主,中老年患者反而少。”魏攀说。
魏攀介绍,因为咀嚼槟榔而导致口腔黏膜损害后,最常见疾病是口腔黏膜下纤维化,整个口腔黏膜弹性降低并呈现发白的情况,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口腔白斑病,这两类疾病都是典型的口腔癌前病变。
1990年出生的张言曾经是一位槟榔爱好者。几年前,他在网吧玩的时候买了一包槟榔尝鲜。没想到两个月之后,他就对槟榔变得依赖。张言现在还记得,咀嚼槟榔期间,对刺激性食物的耐受能力明显变高。
后来,张言因口腔不适去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规劝下,同时靠着自己的毅力,最终把槟榔戒断了。
(应受访者要求,林燕和张言为化名)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资深的配资知识网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